|
说起三晋大地山西省啊,地方不是特别大,人也不是特别多,但要说小或少,那倒也不至于,总的来说,它就是个中等规模的省份。整个省加起来有15.67万平方千米,管着11个地级市,平均到每个市,大概就是1.42万平方千米,这也是个挺适中的数字。在实际中,除了阳泉市稍微小了点,其他市的地盘都还行,至少从面积这块儿来说,地级市的划分还是挺合理的。
不过要说从人口角度来看,这事儿可能就没那么站得住脚了。你看,11个地级市里头,朔州和阳泉这两个地方,常住人口连200万都不到。对于一个地级市来说,这人口数量可真是有点少。毕竟咱们这是在中部地区,不是西北也不是西南。 再者,咱们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瞅瞅,省会太原的区划问题确实挺大,主要就是面积太小了。你放眼全国看看,太原市的面积也是排在后面几名,就比南京、海口稍微大点儿。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经济老大,面积这么小,一来限制了它自己的发展空间和高度,二来也肯定会影响它作为省会,对周围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,这样一来,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可就没啥好处了。
这几年,国内挺多省会城市都搞起了强省会战略,说实话,过程中确实碰到了一些问题,但总的来说,好处还是比坏处多。就说山西省吧,实行强省会战略确实挺有必要的。你看太原市,现在面积不大,人口也少,经济实力也不强。要想让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,省会太原得先往前迈一大步才行。 搞好区域规划,简化机构设置,打破隔阂,降低成本,这同样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往前发展的一种好办法。
【朔州全境回归大同市】 大同市那可是咱们国家响当当的历史文化名城,也是个军事要地,从古至今都是北方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,大家心里头也都认它是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。可话说回来,大同市现在的发展状况真叫人有点惋惜,常住人口在全省排第七,经济总量也就第八,确实不尽人意。大同市落到今天这个地步,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朔州市的分家,朔州市一成立,就把大同市手底下几个挺富裕的县给划走了。 朔州跟大同分手后,那发展情况可真是让人不好说,既缺人口又缺经济动力。整个市里头,就159万人住着,比阳泉稍微多点儿有限。说起来,大同和朔州这一散伙,俩城市都没捞着好处,现在发展得都不咋地。要是它们能再合一块儿,说不定还能找回当年雁北的风光呢。
朔州整个地方并到大同市以后,大同市一下子就壮大了好多,人口和经济上都快要赶上省会太原了,说是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,那可真是一点都不夸张。不过啊,合并可不只是地盘变大了那么简单,怀仁市变成区以后,大同市的市中心就正好在全市的正当中。而且怀仁本身经济就不赖,等市区经济都搅和到一起,大同的经济影响力肯定能越来越大,比现在大同区划乱糟糟的,朔州市区又偏南边的情况,那可要强太多了。 【太原、吕梁、阳泉三分晋中】 太原要是想打造强省会,那晋中肯定是首选方向。往西看吕梁,那机会估计不大;往东瞧阳泉,距离上又有点远;再看看北边的忻州,经济实力真不行。这样一来,晋中就是最好的选择了。毕竟太原和晋中的市区挨得最近,而且晋中市区的经济实力也挺强的,俩地方经济融合起来,那可就顺畅多了。
咱这方案是这样的:把榆次区、太谷区、祁县、榆社县都划到太原市下边,寿阳县、昔阳县、和顺县、左权县呢,就归阳泉市管。平遥县、介休市、灵石县这三个地方,就划给吕梁市。还有啊,吕梁市的交城县,它就归太原市了。 太原市扩大了地盘后,把清徐县给划成了区,这样一来,太原市就有了9个区6个县,常住人口能超过700万,经济总量也快逼近7000亿元了。太原市地盘一大,它作为省会的经济辐射力,自然就往西、往南延伸了,这对山西省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,可是个大好事。 阳泉市嘛,是个资源挺丰富的城市,它就坐落在太原和石家庄这两个大城市中间,资源和地理位置都占着便宜。等它市区往南再扩一扩,就直接跟省会太原挨上了,这样一来,两个城市间的行政隔阂少了,经济上的联手发展肯定就更顺畅了,阳泉的经济地理优势那简直是如虎添翼,到时候,它的人口数量估摸着能到200万左右。 #百家说史#
|